成都SEO已死?自媒體當道?路在何方
文章來源:網絡觀察 發布者:成都響鐺鐺網絡營銷推廣公司 日期:2018-04-23 21:17 瀏覽量:1098
成都SEO行業聚會越來越少,參加的人也還就是那些老面孔,大家討論的不再更多是技術上的細節,很多朋友已經轉行,雖然多少還是和互聯網沾邊,但是明顯,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嘆,排名越來越難做,競爭越來越大,流量入口越來越分散,SEO越來越不行了。
彭愿個人接觸SEO行業已經快10年了,從最開始的興趣到賴以謀生的一門技術,見證了這個行業從興起到爆發再到沉寂唱衰的整個過程。在2008年之前,GOOGLE還在中國,那時候的百度也還很單純,網站也并不多,職業SEO從業者也不多,當時我們成立的一個小群,不到30人,趕集網廢小米,蟲蟲站群金蓮,39健康小楠,百度的leo,都是NB人物,那時候群里真的天天都在討論技術,實驗,猜想,當然偶爾也聊妹紙,現在他們過半數都已經是大廠高管了,群雖然還在,討論話題已經是家庭教育,中年危機,偶有項目合作,也是單線勾兌了,大家都已經忘記開始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了。
SEO行業進入頂峰的時候就開始出現各種SEO培訓,六年前開始,SEO培訓行業進入爆發期,一定程度上,這些培訓機構普及了SEO知識,讓更多人知道了SEO能做到什么,但另一方面,大部分培訓公司只能教點最基礎的概念,而SEO行業技術變化又是非??斓?,能寫進教材的東西,絕大部分已經是過時的東西,但是這些培訓機構卻向學員和企業過分夸大SEO的效果,承諾就業前景怎樣怎樣,諷刺的是大部分培訓機構都還得去花錢買排名。SEO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入職易(市場需求大),入門難(做好不易)的行業,大量新人和企業一起遭受挫折后,反過來就成了這個行業的罵名。做不好,就說沒用,老板你還是花錢買排名吧,很簡單的邏輯。真是成也SEO培訓,敗也SEO培訓。
國內在沒有GOOGLE的今天,百度一家獨大,獨占70%以上的搜索流量,膨脹以后過分追求商業化,血友吧,魏則西事件爆出一系列人倫慘劇,讓搜索引擎背負上惡名。一說起SEO,就給人利用技術欺騙網民的印象,差不多等同于詐騙犯了,更是讓這個行業雪上加霜。
這一切似乎印證著知乎上面一些聲音,SEO已死。
真的如此?
數據先說話,鵬程天行做服務以來,手中掌握的網站有近千個,通過對瀏覽數據的分析,發現一個普遍情況,做了競價排名的網站,SEO自然流量的來源能占到15-40%,沒做競價排名的,SEO自然流量能占到40%-80%左右,我們手中的SEO實驗站,甚至高達99%。SEO依然是網站主要流量來源之一。這么高的免費流量,不要白不要,看看那些大廠網站,哪個不是SEO做到極致?搜索結果一看,都是58,趕集,阿里巴巴。
還有人說了,現在移動端流量已經超過PC端了,百度移動端布局慢了,百度不行了云云。說這話的,一聽就是外行,誰說的SEO只是BAIDU?神馬,360,搜狗的排名不可以研究么?百度也許會沒落,但是搜索引擎不會。
又有人說,現在是自媒體的風口,自媒體的天下,不需要搜索排名了。這讓我想起SEO行業里一句經典,內容為王。自媒體何嘗不也是內容為王,但是說實話,現在的自媒體有多少是原創大家心里有逼數的,就算你是全原創優質內容,誰來判斷? 還不是需要依賴機器算法(AI?),在海量的內容的下,向用戶快速推薦需要的內容。這不又是一搜索引擎么?搞了半天,自媒體就是為搜索引擎創造內容而已,又是一個輪回。
網絡只是一種工具,SEO只是一種網絡推廣方式,比起SEO的技術,彭愿認為SEO思維更重要,通過SEO思維發展出來的ASO,針對各大應用市場上做APP排名,還有新出來的微信文章排名,淘寶排名,京東排名,小程序排名,抖音推薦,這些都是SEO思維的衍生品,通過對機器算法,用戶習慣之間相互的影響去猜測,去實驗,如何提高在不同平臺的排名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的時代,可以說無處不排名,又怎能說SEO思維已經過時?
如果對SEO的理解還僅僅只停留在改個標題,內鏈外鏈什么的,那只能證明你還沒入門。